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整天在埋头苦读的学生。学习不仅造就一个孩子,也会使一个孩子厌倦了学习而做出种种不良的举动。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切,又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本该享受学习乐趣的孩子而去厌倦,无视学习。其实,就是学习方法以及授课方法束缚了孩子的心灵以及自助安排时间的权利
当我们走进孩子们心中,去听他们的心声,去听他们的倾诉,你会发现,没有哪个孩子愿意整天钻在书本里。孩子们委屈与不甘经常同时涌上心头,而却无能为力去改变这一现状。一个孩子虽然表面坚强,但是内心中不知有多少柔弱。
昨天我跟我闺女聊天,我问:“这次考试成绩怎么样啊,你对学习有什么感受,爱不爱学习?”闺女说:“不爱!”我又问:“为什么不爱?”她的回答是:“为了学习我牺牲了一切”。这句话中有面对学习的无奈,也有家长逼迫的顺从。
后来,我又接着问:“每天大量的时间你花费在学习上,能确保所学都会吗?”她说:“怎么可能,学个好几遍,后几天就忘了,又得重新学。”这就是一个孩子的真实心声。
从这一反应,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学生们对“学习”这两个字的有多么痛恨和排斥。孩子们为什么一听到学习两字的时候就会逃避原因已经很清楚,时间花费在上面,学不会,会了就忘。那么,如何真正的让孩子改变这一偏执的想法,不在去逃避学习的问题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学习的目的为了什么。
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说出心里话,并且问问她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回答的最多的就是为了考大学。那么,为了考大学,只是想想,用嘴说说就能考上吗,当然不是,要付出实际行动才能有可能。
学习方法很重要。
在对方明确了学习的福目的以后,怎么实现,过程很重要,我们要教会孩子学习方法和引导孩子学会学习。学习方法有了,会学习了,然后带着方法去学习,就会爱上学习,从此对于学习只能是小菜一碟。
因此,当学生能正确的看待学习的时候,就不会去逃避关于学习方面的问题,在加上有学习方法,那么,改变孩子的学习态度,让孩子轻松的对待学习,从此不再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是成为一种享受。